1)第三十七章 掃蕩戎狄_賈志剛說春秋之一·齊楚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現在再來看一看春秋時期的中國東北部地理形勢。

  在齊國滅了萊夷之後,直至大海都是周朝的地盤。實現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但是,在北面不同,那裡的戎狄越來越多,越來越強大。為什麼?因為東面是大海,萊夷要麼被消滅,要麼投降之後融入周朝,要麼搖著小船逃往朝鮮半島,當韓國人的祖先去了。總之,根據地被端了,沒有春風吹又生的機會了。而北面不同,因為那裡是茫茫的草原,鬼子們打不過就跑,追都追不上,過幾年再來。

  齊國的北面緊挨著燕國,燕國的地盤在今天河北的東部,首都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燕國南面是齊國,西面是北戎,北面是山戎,東面是渤海和黃海。

  燕國的開國君主是召公奭,是邵、燕兩姓和一部分盛、林、廖姓的祖先。召公和周公一樣在中央擔任領導,同樣是世襲職位。召公的兒子在燕國任國君,立國的時候四面都是敵人,屬民中多半都是戎狄,辛苦經營之後,將東面和南面的戎狄兼併,成為中原國家的北面屏障。但是,由於地處偏遠,長期與中原國家隔絕,與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之間拉開了距離,成為一個半戎狄國家。

  只是到了近年,北面和西面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燕國才開始加強與內地的聯絡。

  現在,北面的山戎來侵,燕國抵擋不住,急忙向齊國求救。

  「還好成立了聯合國。」燕莊公感慨。

  【齊軍出動】

  在組織聯合國軍還是齊軍單獨行動的問題上,管仲和齊桓公的想法不一樣。

  「我看還是聯合國軍吧,這樣也可以顯示我們盟主的力量。」齊桓公說,好久沒有當盟主的美妙感覺了。

  「我看還是齊軍單獨行動吧,一來,各諸侯國有遠有近,等他們來,黃花菜都涼了;第二,此去北面作戰,地形崎嶇,我們對戎狄的底細也不瞭解,可以說是一次冒險,若是勝了,一切都好,若是失利,豈不是讓諸侯小看我們?所以,還是不帶他們的好。」管仲的想法更加謹慎。

  齊桓公沒有說話,看那意思頗有些不願意。

  「主公,管總理說得有道理,若是聯合國軍出動,到時候指揮也是個問題,別再拖累我們。不過,我們不妨請魯國出兵,一來魯軍頗有戰鬥力,二來兩個國家也算是聯合國軍了。」隰朋出來出個折中的主意,算是給了齊桓公和管仲兩個人的台階。

  果然,兩人都同意。

  於是,管仲和齊桓公親率大軍北上,隰朋前往魯國,請魯國出兵,兩國軍隊在燕國會齊。

  出發之前,管仲命令準備一萬個布袋。幹什麼用?誰也不知道,不過大家知道,管仲不會無緣無故準備這些布袋,一定能用上。

  齊國大軍來得十分神速,他們的目標就是要消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