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61章 ,历史教科书的问题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容心,甚至于能够看到新学的积极的一面。

  虽然他主管下的皇家理工学院在国学方面要求极高,但并不妨碍对新学的教学和推广,皇家理工学院出来的学生甚至于也觉得多学学传统的国学经典也是极好的。

  人要明事理、懂是非,在这方面传统的儒学还是做得极其不错的。

  “历史课本?”

  刘晋一听,顿时就疑惑起来。

  这历史课的事情,竟然值得这些教授一起来找自己,难道是新学当中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出现了重大的错误?

  “是的,刘公~”

  “随着我们大明的疆土在不断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我大明,越来越多的部族成为天子的子民。”

  “我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现行的历史教材存在重大的问题,也是不得不一起来向刘公您反应。”

  姜明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刘晋所创办的高等院校,它不仅仅肩负着教书育人,培育高等人才的责任,同时还要负责新式学校教学教材的编撰和更新,负责中学升高等院校的统一考试和录取。

  历史教科书的编撰和更新自然也是属于他们负责的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都是有这些高等院校牵头、组织编写历史上教科书,对有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之类的。

  本来嘛,这种事情,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会有史官去做的,像司马迁就是一位史官,写出了《史记》这本流传后世的千古史书,详细的记载了大量的历史。

  不过史书毕竟是史书,和新学所需要的历史教科书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历史教科书并不需要详细的记录每一个阶段所发生的历史,而是要概述清楚历史发展的过程。

  比如知道汉朝、三国、魏晋南北朝、唐朝等等,再知道这些朝代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出现的重要人物就可以了,没必要像史书一样,详细的记录清楚。

  另外就是要将史书上的文言文改成白话文,新式学校都是采用白话文来教学的。

  本来这历史教科书早就编写好了,在新式学校内也是大规模的在使用。

  “什么重大问题?”

  刘晋连忙问道。

  “正所谓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又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历史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因为只有知晓了过去和现在,我们才能够看到未来,有过去才有现在,也才有未来。”

  姜明年纪比较大,声音却是非常的洪亮,他的话也是让刘晋和其他的教授纷纷点头。

  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无比庄重的事情。

  要知道历史上的史官纵然是身死族灭也会真真实实的记录下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君王之好坏,一样要写的清清楚楚,因为这是要留给后人看的,要让后人知晓过去所发生的一切。

  新式学校之中对于历史这门课程也是看的很重的,是主要课程之一,分数很高,而且还是必须要学好的一门课程,这一点比起后世来就更加的重要和严肃多了。

  感觉现在的教育历史分数太少,而且不重视,反倒是外语的地位太高了,这或许就是崇洋媚外的人越来越多的缘故吧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