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34章 ,牛叉的江西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一所高等院校需要的银子可是非常庞大的,更何况还要维持它的教学和研究了。

  “刘公过奖了~”

  “我们江西这边别的什么可能不如其它地方,但是在教育上面却是非常的重视,以前的时候,大家就喜欢筹集资金办私塾和学院,故而才涌现出了大量的才子。”

  “现在也是一样,不管是传统的教育还是新式教育,那都是为了培养人才,我们江西人纵然是少吃一点、穿差一点,那也是要跟上时代步伐,倾力去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

  “当然,这些都是天子的恩赐,也离不开朝中诸公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刘公您的支持,我们也不可能建起如此多的新式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学。”

  高江笑着回道。

  他虽然不是江西人,但在江西为官多年,已经算是半个江西人了。

  江西这边文风极其的兴盛,喜欢办学校,大大小小的私塾,书院不知道有多少,有名气的书院都很多,像白鹭洲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都是这个时期大名鼎鼎的书院,这也是为什么江西出身的官员很多的缘故,重视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高江作为江西的布政使,他知道刘晋喜欢办学校,办新式学院,而江西这边本身就文风鼎盛,大家喜欢办学院。

  故而他也是大力的给予引导和支持,一口气就造出了五个高等新式院校,一大堆的中学和小学出来,他笃定,这肯定能够得到刘晋的赏识。

  “说的好啊,知识才能够改变命运。”

  “多办学校,多读书,多培养人才肯定是对的,没想到江西这边竟然走在了大明各省的最前列。”

  刘晋郑重的点点头,总算是明白了江西这个时期为什么多能人的原因了,说到底就是重视教育。

  要说经济的话,江西历来都不如浙江和江南,甚至于连一旁的湖广都不如,但是在教育上却能够和浙江、江南相比,足见在教育上的投入了。

  “刘公,我们江西能够有今天,还是要多多感谢刘公的大力支持,刘公在我们江西投资兴建了大量的新式学校,真金白银的恩赐于我们江西,这份恩情,江西时代不敢忘。”

  “这一次过来,也是希望能够刘公能够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们江西。”

  “我们江西准备修建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从洪都往南修往赣州,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继续修往广东,这样一来的话,可以打通我们江西往南发展动脉,促进我们江西的发展。”

  高江看了眼对面的魏英,你不先说,那我就先说了,铁路这东西,那是必须要先抢到自己手中的,江南这边都有铁路了,江西这边自然是不能落后于人。

  而且一旦方案敲定的话,到时候这大明南北铁路大动脉就要走江西过了,有了铁路,交通就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做什么都方便多了。

  “刘公,我们湖广也打算修铁路,这一次也是过来找刘公,希望刘公能够大力支持我们湖广的。”

  对面的魏英一听,顿时就着急了,也是赶紧说道,再不说的话,怕是要迟了。

  宋明时期的江西确实是很牛,大家想一想,湖南、湖北加江西一起就知道当时的江西多牛了,但后来逐渐衰弱下来,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政策,明初时期朱元璋就下令过将大量江西人迁移到湖广、两广、西南,到了清初的时候,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大量青壮劳动力迁移到了湖广地区,这是政策上导致人口的流逝,第二个就是战乱,太平天国运动持续在江西、安徽这边反复拉锯交战,导致大量人口财富的流逝,曾国藩从江西、江南掠夺大量财富回湖南新办了大量的学校,这就现在江西大不如前的主要原因。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