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43章 ,福祸相依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附属之地,才子文人辈出,考霸之乡,出的能人和官员实在是太多了,不釜底抽薪的话,说不定在几十年之后,他们还会重演现在的一幕。

  “一下子就削减了三分之一,这江南的读书人以后怕是更难出头了。”

  谢迁心中忍不住悲叹一声。

  科考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乡试,乡试高中了就是举人,举人拥有诸多的特权,同时还可以直接去当官,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去参加会试,会试一旦能够金榜题名的话,那就真的是鲤鱼跃龙门了。

  大幅度减少乡试的名额,这意味着以后江南这边出举人的数量要大大减少,这举人少了,以后参加会试的人就少了。

  不仅仅做官的人会变少,这以后出大官的概率也会大大减少,怕是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都很难再翻身了。

  从大明开国之时,江南籍考生霸占榜单,到了以后,恐怕是很难出现江南籍考生的名字了。

  本身来说,江南这边的考生就很难,考试内卷极为严重。

  可能江南这边的秀才放到其它省份去,轻轻松松就能够中举,其它省份的举人到了江南连秀才都可能未必能够考得上。

  现在弘治皇帝一下子就削减了三分之一的名额,这以后怕是要卷死了。

  “以后要在江南这边多办几所高等院校了~”

  对于这一点,刘晋也是很清楚,不过这也是刘晋所想要的局面。

  传统的科举考试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一个个青年才俊被八股文死死的束缚在其中,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大好才华。

  江南多才子和能人,这一点在后世也是如此,出的科学家、院士之类的最多了,由此可见江南人的聪明。

  他们的聪明大脑就应该放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搞搞科学研究之类的不是很好吗?

  尽可能的断了他们的科举之路,再另外多半几所大学,为他们打开另外一条新的道路,想必以后江南这边出身的科学家必然会有很多。

  江南人是非常重视教育的!

  纵然是吃糠咽菜也要让孩子读书,这也是江南为什么一直以来都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说到底就是重视教育。

  既然科举之路变难了,那也还是可以走走新的道路,新式教育那也是教育,虽然当不了官,但是做其它的事情依然也是可以的。

  没必要在八股文的死水里面一直起不来,对江南人来说,这或许还是一件好事,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将来科举考试彻底没落,取消科举考试取士的时候,江南这边的优势同样还是会显现出来。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重视教育的地方必然会不断的涌现出大量的人才,也一定会发展起来,过上好日子。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