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31章 ,身份地位问题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财政就更加的充盈了,以后花起银子来就可以更加的大手大脚了。

  弘治皇帝其实也是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但弘治皇帝也缺银子啊。

  海军要建,大明新军还要扩大规模,南洋这边的战事打完之后,接下来就要打西域了,要打通陆地上通往欧洲的道路。

  这每年的军费开支可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弘治皇帝一想到都头痛。

  这些可都是从弘治皇帝的内帑出的。

  弘治皇帝现在都有点恨不得打死刘晋的冲动,兵权是收回来了,但是这军费开支全部从内帑出,这就好比是一座大山压在了弘治皇帝的头上。

  田二牛好不容易在黄金洲这边给自己弄到了两个长期饭票,弘治皇帝都已经计算好了,这两个国家,每年加起来给自己贡献给两千万两白银就足够军费开支了。

  心里面也是开心不已,都已经想好了,等田二牛他们回来之后,给他们封爵,给自己解决了军费开支的大事,这可是大功劳。

  现在好了,朝中的大臣果然是盯上了这一块肥肉,接着两个国家使者觐见的时候来讨论这两个国家的身份地位的问题。

  当然了,这也确实是有讨论的必要性。

  不过弘治皇帝是不会将到嘴的肥肉让出来的,无论如何也都不会放弃。

  “陛下,这两个国家实力弱小,田二牛仅仅靠一万人马就征服了他们,尽管现在看来,他们和我们大明人的长相非常的相似。”

  “尽管我们也一直以来都认为他们的殷商后裔,但是毕竟相隔深远,他们又从未接受过孔孟之道的教化。”

  “所以臣以为,不宜将他们当成藩属国对待。”

  “即便是要将他们当成藩属国,也应该是在他们接受我儒家教化之后,方可将他们当成藩属国。”

  弘治皇帝的话刚刚落下,立即有大臣站立出来。

  伴随着大明的强盛和持续的对外扩张,现在大明的儒家大儒们也仿佛是焕发了第二春一般,有大量的人漂洋过海前往朝鲜、倭国、吕宋这里,在当地成为人人敬仰的夫子,传授孔孟之道,深受大明各大藩属国的礼待。

  所以在大明这边,在大明的读书人当中有一种思想正在慢慢的传播开来。

  很多读书人觉得在大明这边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还不如去藩属国这里,不仅仅可以受到礼待,更是能够传播孔孟之道,所言所行都在践行孔子教化天下之道。

  简单的来说,那就是在大明这边不好混,还不如去藩属国,不仅仅混得好,有身份、有地位,更关键是还能够有点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学思想的味道在里面。

  “嗯~”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对此,他也是深表赞同的。

  自古以来都讲究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的态度。

  伴随着大明的强盛,大明也是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推广儒家的孔孟之道,大明的藩属国协议书上面就明确的写清楚了这一点。

  想要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不仅仅需要向大明这边进贡,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大明的孔孟之道,学汉字、改汉姓,尊孔孟、重礼义廉耻等等。

  这黄金洲的两个国家,他们虽然和大明人长相差不多,但是在这方面可差远了,远达不到大明藩属国的标准。

  大家觉得该如何对待?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